起了试卷。
不过,他们一群暗间、探子,如果学富五车,还会被安排来当探子?
很快,就争吵了起来。
“黑薯是三月份成熟的吧?”
“六月!”
“不对,应该是九月!”
……
争吵之中,差点没打起来。
头目一头黑线,感觉自己似乎出了个蠢主意。
真是可恨啊,若非自己不会,何至于需要这群废物?
他真的觉得,与其交给这群人讨论,还真如出去绑架一个农汉,揪着对方脖子问一问:‘他娘的,你告诉我,黑薯成熟到底在几月份?’
终于。
磕磕绊绊,一通忙活后,头目将集众人意见的‘参考’答案,附带考卷,以绝密渠道传了出去。
……
不仅是大虞探子在研究试卷,南虞之中,朝中大臣、城中权贵也在加紧研究这份试卷。
因为出题人方锐的光环,倒是少有人敢说是离经叛道。
真正的聪明人,也从中看出了方锐的思路,或者是说将来科考的大方向,不是选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而是要选出真正的实干型人才。
除此之外,他们更关心的,是三日后放榜之日,方锐所要宣布的大事。
毕竟,方锐已经沉寂许久,不问政事,这次如此慎重,可想而知必然惊天动地。
在所有人心情不一的等待中,匆匆三日而过。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