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六月,六月许多瓜果成熟。”
“这你就错了,五谷丰登,金秋九月,应该是九月才对。”
……
今日,因为科考,考场外面,早有一些摊贩等着,售卖小吃。
旁边,一个老汉听闻这些,就是一脸懵:这些将来要为官作宰的读书人,怎么着,为一个黑薯成熟月份争论起来了?
“是十二月哩!”他好心提醒道。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一片怒目而视。
“胡说,怎么可能是十二月?”
“就是。”
“你一个老农懂什么?难道,比我们这群读书人知道的还多?”
……
“嗨,若说别的,俺还不知道,可你们看,俺是干啥的!”
老汉指了指脚下,背篓的是一小堆烤黑薯。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
老汉并没感受到这股尴尬气氛,还咕哝着补刀了句:“就这,还读书人哩,还想当官?不如回家种黑薯去吧!”
……
“错了!错了!我错了!”有人掩面,宛若带上了痛苦面具。
这是又哭了的一个。
“对了!对了!小爷我对啦!”这人如癫痫病一般手舞足蹈。
这是又疯了一个。
“不会的都选甲,运气啊!”一人神神叨叨道。
这是又考废了的一个。
……
“选择题也就罢了,总能蒙一个,可后面的题目……”有人抱怨。
“的确,鸡兔同笼?!这题太难了,太难了,我不会啊!”这是崩溃的一人。
“他娘的,多少鸡、多少兔,头伸进去看一看,数一数,不就知道了?简直有病,非要给个腿,让咱们自己算。”
“是也!看腿的话,也不是不行,鸡腿、兔腿,长得不一样,难道还分不清么?我看,这就是成心为难咱们。”
“噤声,出题人可是……”
“哦,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