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无几,多的是眼高手低之辈,混吃混喝之徒!
所以刘盈所说的因府衙不同,职能不同而对士子进行不同的考教,着实像是有些黑夜之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整个世界。….正如儒家所谓的至圣先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那样,选拔官吏的方式也可以如此!
一瞬间,他看向刘盈的目光变了,有子万事足的情绪溢于言表!
嗯,让他最满意的其实不单是考核选拔官员的方式,而是刘盈提出的佐贰官制度。
什么是佐贰官?
就是不是主官的官吏!
那么只考教佐贰官,而不考教郡守县令之类的主官,难不成是因为民间的士子贤才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吗?
很明显不是。
毕竟他的那些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老兄弟,都能将治下的郡县管理的井井有条……嗯,大差不错。
所以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士子怎么会不称职!
那么,刘盈只说选拔佐贰官,不选拔主官的原因就很简单了。
士子贤才,并没有跟随刘邦风里来雨里去的打天下!
国之名器,是用来酬谢那些奋战在尸山血海中的功臣集团,出力出钱的旧秦贵族,以及带资入股的列国公候之用!
开科举,选佐贰官,既不会让现如今的既得利益者不满,同时也为如今的大汉官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效弥补了郡守县令们能力的短板!
而在另一边,萧何脸上也同样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这是他的学生,年纪轻轻就已经深得黄老之道,实在是当浮一大白!
毕竟,治大国如烹小鲜,大刀阔斧的改革只会引起不可知的灾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修修补补,才是王道之策!
于是,萧何和刘邦对视一眼,哈哈大笑着坐了起来,携手去长乐宫饮酒去了……
刘盈望着两个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