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抓到了好几万匈奴战俘,就只能从别处抽调人手,免得让长安城这座帝国中枢无法有效运转。
萧何虽然在很多地方还坚持黄老无为之道至死不动摇,但毕竟财大气粗,大笔一挥之下决定由国家全盘赎买这些战俘,然后送到巴蜀修路去……
准确的说,是蜀郡的五尺道。
在蒯彻的三寸不烂之舌挑动下,夜郎国成功开启了「战国时代」,彼此攻伐不休,为了换取粮食、武器,开始疯了一样挖矿。
于是,奴隶、朱砂源源不断送往长沙国,其中朱砂转送关中的工坊,而奴隶则直接南下,贩卖到南海郡、桂林郡的种植园。
现如今长安富户多如牛毛,红糖这种相对昂贵的消耗品供不应求,但更多的还是粮食,每天从关东运往长安官仓的运粮马车能排出去好几里地,整座长安城如同一座无底洞,无论多少的物资也填不满!
不过这也有好处,需求旺盛之下商贸兴旺,国家府库变得充盈,远方那些提供粮食等物资的百姓也比从前富庶了许多。
因此,五尺道需要加宽、加长,最好能直接连通到更南方的滇国,以此来保证那些回炉重铸的垃圾刀剑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到买家手中,然后换取更多的奴隶,用于南海三郡,以及红河三角洲的开发。
这样,那些一年三熟的沃土才能产出足够的粮食,以保证长安城这座首善之都的日常消耗。
虽然运粮船需要绕行帝国大半个海岸线,但水运的成本也要比将粮食从关东用陆路运输到关中低一些!
而且,关东的人口也在暴涨!
要不了三五年,那里将再也没有多少新增的平原
良田,粮食的盈余将大幅下降,而建国后的那一波婴儿潮又还是个半大小子,除了吃穷老子外也没什么能耐……
为此,萧何已经未雨绸缪的做好了在十年之后,关中一半以上的粮食消耗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