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终究没有受到门规惩处。
才愈发胆大,仗势欺人,最后有了宋知书忍无可忍的出手。
古云大儒知道这些,便继续回应,语气也变得有些强硬:“长歌道子,宋知书只想要一个公正,但道子手下的侍女,却完全不管这些,直接出手,这又符合太昊剑宗的规矩吗?”
他已经看出来了,慕长歌出来并不是为了平息事端,依旧是想要让宋知书伏法。
对于这些,古云大儒也知道慕长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宗门改制,在这种关头,慕长歌的决定和威严不容挑战,不容改革就会受挫,从而无法继续推行下去。
这是行恶吗?
并不是。
古云大儒并不知道慕长歌这样做是否是错的,但太激进了。
同样是弟子反差,却拿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态度。
正是如此,古云大儒才没有选择继续客气,而是拿出自己的态度。
不过若换做之前,他不会这样做,会依旧客气进行周旋,因为要保护宋知书,迷惑他人,但宋知书已经展现出在儒家上的强大天赋了,自己这样做不会引起丝毫的怀疑。
而这也正好可以掩盖,让外人无法探寻自己保护宋知书的真正目的。
所以古云大儒选择了强硬态度。
“可杀人就应当偿命。”
慕长歌面对古云大儒的强硬,语气依旧是不急不缓:“我知现在的宋知书对于儒家而言很重要,可他现在毕竟是太昊剑宗的人,也应当按照门规进行处置。”
慕长歌的声音虽说听起来平淡,可话语中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那就是就算宋知书得儒家看重,但他不在乎,要按照太昊剑宗的门规惩处,杀人偿命。
终究是要如此吗?
古云大儒清楚,像慕长歌这样的人一但做出决定,那就不会选择改变,自己再怎么讲道理都没有用处了,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后,便再次道:“长歌道子所言不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