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赵国在公孙止的多次袭扰之下早就损耗严重,哪怕赵国富庶,可以令豪强供应用度,可是这种事情如何能够长久?
是以对于齐国与赵国来说,他们又一次进入了对公孙止最为有利的节奏中。
那就是他们必须要速战速胜,而公孙止则是刻意拖延。
对于齐国来说,越境作战等于是将自身粮道侧肋都暴露于别人手中,是以他们在不断向赵国索要粮草的同时,齐国本土也在不断筹措粮食运送过来。
只是这般运送粮草的距离遥远,其中路途损耗就可以达到一半,真可谓是困难重重。
其实对于齐国来说最为有利的情况,就是他们趁势攻灭赵国,然后再取赵国之粮供应全军与周军对峙。
他们当时应邀而来或许本就存了这样的心思。
可是当他们试探过周军的战斗力以后,这种心思却只能暂时打住了。
他们是能够攻略赵国,可是这也同样意味着周军能够乘乱而起!
公孙止五千人就敢冲十万,现在他有八万人,又需要多少人留下对峙?
齐军若是想要攻略赵国,至少得要动用二十万人。
而剩下的十万人怎么可能压的住公孙止?
是以齐国大军就这么尬在了河岸边,和周国八万大军对峙之中进退两难。
赵国同样进退两难,要负担齐国之粮草真是千难万难,可若是不负担,恐怕这三十万齐国大兵随时都会调转矛头侵略赵地。
前些年诸侯混战的日子才过去没多久,这种事情大家并不陌生。
也正是如此,双方在韩赵两国之间的这条河流两岸旁达成了暂时谁都不会去破坏的平衡。
齐赵两国是无力改变,而公孙止则是需要稳固后方而暂时无法改变。
他干脆直接让文先生管理周国其余地方的政务,而他则是让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