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意见。并从大明律之中选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毕竟,或许官员们还不知道所谓变法到底怎么变,但是大明律修订,都是已经确定了。他们一律支持修订大明律,也要给出理由。
何夕倒是听了他们的理由。
第一量刑过重,第二刑罚过多。
总之,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减刑,不管是减少量刑,合并罪名数目。
毕竟,大明律对官员犯罪这一块,太狠了。简直一点余地都不留。岂能不让这些人胆战心惊之极。
然后,就是法外加刑。
这一点也是官员苦恼之极。不过没有人敢多说。
无他,法外加刑的人是谁?是朱元璋。
要这样做的人,岂不是要消弱朱元璋的君权,朱元璋是何等人?怎么会同意?既然不能同意。这方面如果说了,到底会有什么下场,还真不好说。
何夕站在大臣之中,听着陈腔滥调,却没有一点昏昏欲睡的感觉。而是目光看着站在自己不远的刘三吾,还有大臣之中,那些素有清名的人。看看有没有谁忽然跳起来。
出现在他预料之外的变化。
很显然是没有的。
只是朱元璋有些听烦了。他忽然用手指敲了敲龙椅前面的案几,一时间数千平的广场之上,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呼吸,只要风呼呼的挂在旗帜之上,才一点声响。
朱元璋淡然说道:“今日,没有反对修订大明律是吧?”
之前朱元璋,办事何尝如此拖泥带水。要下面人每人发表意见,京师三品以上官员,也有一两百个,其中更有一些超品的勋爵之类的。一个个说,不知道耗费多少时间。
于是,朱元璋直接问了。
下面人鸦雀无声。
朱元璋也不说话,一抬手,立即有太监又宣读一封圣旨。
这一封圣旨,谁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