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在何夕体系之内的地位并不高,充其量是何门旁系的一名学者。如果不是何夕资历浅薄,所谓的何门在这个世界诞生,还没有十年,自然没有什么人才积累了。
苏伯衡在这方面对何夕很重要。
苏伯衡在何门学术上,也有不少建树。最少何夕的学说,变得好像儒门一派,其中就由苏伯衡的一些功劳。将何夕的科学思想与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想融合。
但是苏伯衡这个时候告老,这时机就由一点太过微妙了。
何夕内心之中,直接在问自己:“苏伯衡想做什么?”
很多事情,在一般时间来做,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含义,但是在某些关键时间来做,其中含义却是耐人寻味。何夕正准备做如此大事,做为何夕这一条船上的人,苏伯衡这个时候想要告老还乡。
任何人都要想问一个为什么?
甚至可以用这一件事情佐证何夕不得人心,连跟随何夕这么多年的人,都看不惯何夕。
这对何夕打击也是很大的。
虽然说,官场派系不是黑帮,合则留不合则去,何夕心眼也不小。道不同不相为谋,只要不调转枪头,反戈一击。何夕都是能够容忍的。
但问题是,苏伯衡与寻常人不一样。
何夕派系之中,上中下也勉强形成了一个梯队。最上层的,也就是何夕,或许何夕能拉上来一些勋贵,比如延安侯陆仲亨,等在大海上有利益的人。
只是在这一件事情上,勋贵是使不上力气的。即便是魏国公徐达,也是一样的。
因为如果勋贵们在这一件事情插手太多,第一个容不下他们的,就是朱元璋。而不是对面的士大夫们。无他,勋贵掌控军权之后,还想掌控朝政。这样会直接影响大明的政局。影响朱元璋的统治。
这是朱元璋万万不能忍受的。
但何夕中层下层官员,虽然很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