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一件事情,总不好对别人真实目的。只能大规模在满清所谓的龙脉上挖掘。不就是十几座山峰吗?挖平就行了。
反正后世发展,不知道挖平了多少山峰。何夕只是在开矿的时候稍稍偏离一点而已。
正是有了水泥的生产。第一批水泥,投入在盐场之中,这才修建这百余里的盐场。
“这水泥的质量堪忧,或者说第一代水泥,没有想到在这种高盐高湿的环境下用吧。”何夕踩在盐场边缘的水泥地,已经看出来水泥崩裂的小碎片了。他捡起两块。对着一磨,立即有一些粉尘掉了下来。何夕心中暗暗思索。
何夕随即问铁铉道:“这好用吗?”
铁铉也是国子监出身。历史上他被朱元璋看重,从国子监出来之后,直接到了礼部。而今国子监一系,是何夕的地盘。铁铉更是何夕夹带之中的人了。只是铁铉还很年轻,才二十二三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铁铉是回回人出身。
虽然说,大明对于异族一视同仁。但这个观念,是在开国之初非常强调,但是到了后来,就不怎么强调了。
是大明开国的时候对异族没有歧视,到了大明中后期就变得歧视起来了?
不,恰恰相反。很多时候,越是强调什么,就越是少什么。在大明开国之初,面对非常复杂的问题,朱元璋才要反复强调这一点。但是天下太平之后,在文官之中,虽然不多。但是在武将之中,为大明效死的异族将领,不知道有多少。即便在明朝危亡之际,也有满桂这种出身蒙古的将领,以及出身西南土司的将领,奋斗到最后。
可见某些观念深入人心之后,就不用再多说了。反倒是清朝三百年,无时无刻不再讲满汉一体。
铁铉在这种环境之下,还是受到一些阻力的。
不过,何夕很提携铁铉,让他掌管辽东所有盐场。而今身上只有一个代理的官职。如果他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