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到京师的赋税七万两,大喜过望,让困顿无比的大西军立即松了一口气。从危机之中解救出来了。
这么大的数目,敢借的很少。
其次,利息太低了。
九出十三归,几乎是常规操作了。三厘的利息,放在现在也是很低的利息。这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降低这些人借贷人的成本。毕竟,如果按这个时代的借款,一年资金成本,就超出他们的负担范围了。
另外一方面,也是很多辽东官员都觉得,这银号放贷这一件事情,不知道会发生在什么时候,也就没有在意。
于是乎,就成了这样的情况。
这让何夕有些无语,只是为了保持银号的信用。就只能让方乘云钻了这个空子,不过,随即何夕下令,将利息提高到三分。果然,接下来就没有跟风的了。
这也不全是利息的问题。
也是决断权的问题。
大部分海商资金上并不是很困难的。这几年大家都赚了钱,为数不少。所以资金上没有压力。只是之前已经借贷一些用于订货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资金需要的。
而之前订货,只有少数几家,与陈祖孝盘算差不多。放弃了。大部分都参了一脚。这种情况下,从众行为,回去好交代。但是,而今有大部分人犹豫了。这事情就不好办了。
至于方乘云,他是方家嫡系子弟。与这些管家家奴是不一样的。
所以,他想做什么,是可以做的。
总之,除却这个小插曲之外,一切都很顺利。
这一番折腾下来。辽东的资金链,也算是理顺了。今年,只能完成足够的生产量,就能撑过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就容易多了。
在将这些人送走之后,何夕立即下令,大采购。将银号之中的银子,全部提出来,去北平,山东,高丽,采买各种原材料。总不能等这些海商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