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里的纸。这纸很厚,很软,也很结实,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何夕说不清楚,好像是牛皮袋那种牛皮纸,又不一样。
葛天工说道:“这是有木桨,麻料,等十几种材料造出来的。市面上绝无仅有。因为,这票对水墨很不友好。只能用油墨在上面写字才行。”随即,葛天工拿一支毛笔,请何夕落笔。
何夕简简单单在上面划了一竖,立即发现,片刻之后,墨迹在上面晕染开来,成了一大片。而葛天工立即送上油墨。何夕又写了一下,笔记清晰干净。
何夕说道:“不错。”
油墨在大明虽然不是说没有。但少之又少。并不是说古人聪明才智,搞不出油墨来。而是没有需要。搞出来做什么?但是,单单是油墨这一项。就足够让想仿造的人头疼。
而葛天工这里,已经开发出一套油墨了。
这一套各种颜色的油墨,其实并不是何夕刻意为之,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何夕想要的是煤油。
是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点灯。除非将蜡烛点上几十根上百根。否则夜晚房间之中,根本没有亮堂的感觉。昏沉之极。而蜡烛很贵的。何夕自己是用得起的。
而全天下人却是用不起的。
而今抚顺煤矿有这么多煤,何夕不想想别的销路。想来想去,煤油灯就是一个好销路。大明人多,读书人更多。而相当多的读书人是用不起蜡烛的。而煤油灯就是替代品。
至于更穷的百姓,他们晚上是不点灯的。
因为大量煤油的出现,有人突发奇想,将熔炼一些材料搞出这一套油墨体系,当然了,并不全。差很多颜色。但是用来印刷粮票足够了。
至于那整装待发的几十台印刷机,何夕更不会太关注。
毕竟,这都不能算是新东西,与官报的印刷机相差并不多。仅仅有一些小改进而已。这东西还是何夕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