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公务员 > 第十三章 预购

第十三章 预购(4 / 4)

单放大。当年造过这些船的人。很多都不在了。船匠的传承体系,更多是口口相传。

不敢说,而今没有人会造了。但是数量肯定很少。

一时间也难以扩大。大部分都在官方的船厂。因为只有官家自己的船,不受桅杆的限制。郑和宝船有九个桅杆。可见官方造船厂的技术传承还在,甚至有突破。

这对何夕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甚至可以说,而今造船业的上游产业都在辽东。木头有,而且距离当初开辟木场,也有好几年了。阴干的大木,成批成批的,根本不担心不够用,辽东大木,要多少有多少。作桅杆完全没有问题。

再加上铁件更是要多少有多少。

何夕可以将造船业的全部产业链控制在一起,就已经能压低价格了。更不要说。传统的造船业,是一艘艘船打造,简直是艺术品。何夕可以大量利用机械,甚至还能流水线组装。更能压低成本。

一千两,这个价格何夕好有得赚。具体赚多少。何夕就要回去细细算了。

何夕没有正面说这个问题。而是问道:“我记得日本淡食,盐是很稀少的。如果玄洋社,卖日本盐,定然很赚钱。我得了朝廷之令。建立辽东运盐司,辽东山海关以东。所有盐政都归我管。我记得,朝廷盐价,好像在四斤一石粮食的地步。对吧。”

蓝玉点点头,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

何夕说道:“那我给一石粮食十斤。还是与刚才的一样。不过,只能海外销售,不能买到国内。”

蓝玉一算说道:“一两近四十斤?二十五文一斤盐?你疯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