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风波正在酝酿之中。这个时候的人在史书之中将洪武一朝当成过渡时代。
分成洪武前期,与洪武后期。而洪武后期正是从今年开始的。
是历史新篇章的前奏。
这前奏是由两个人一起完成的。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何夕。
何夕并不知道他会在未来留下什么样的名声,也没有多想过。不过,他从山海关回辽东的这一段路上,想了很多很多。他不仅仅要完成朱元璋的任务。还要做更多的事情。
朱元璋对未来的,对工业其实并不是太了解的。故而他仅仅在成果上提出要求。
而何夕不一样。
何夕手中权力更多。资源更多了。他想到就不是几个工厂,几项技术升级了。而是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很多人或许觉得,这太夸张了。
其实不然。
因为不同时代的工业体系是不一样的。因为,工业发展是,越发展门类越多。越发展学科越多。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其实很多工业都没有的。何夕想的工业体系,不过是重工业,采矿,冶铁,水泥,机器加工,武器制造。造船业,轻工业,纺织业,粮食加工业。造纸业。还有关这一切的配套产业。
当然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何夕也在苦思冥想地做着补充。
同时何夕也知道。办成这一切是很难的。仅仅是眼前这些,就足够难办了。
这些产业都要完成从手工艺到工业的升级改造。再加上还要在农业上发力,更要有很多不能避开的事情,比如支持蓝玉的战事,比如高丽迁徙百姓等等。
何夕也只能悠悠一叹,觉得每一天都紧张。需要一天当成两天用,每一个劳动力都很紧张。但人不能过度使用,否则是要出人命。而钱更是要一分当成两分花。所以资源人力物力,与时间,在何夕做的事情面前都是不够的。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