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感觉到了李文忠真正到了生命尽头了。
因为这一封奏疏之中,有很多的暮气。
朱元璋印象之中的李文忠,其实并不缺乏勇气的。甚至也做过很多旁人都觉得万万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人到了李文忠这个时间段。所思所想就与年轻的时候不一样。
他知道他的人生要划下句号。
对过去有反思,有未来更多的是担忧。他担忧朝廷没有了自己,权力如何平衡。对外战事,如何进行?会不会出问题?等等。
是的。地球离开了谁都会旋转。但问题是哪个离开的人?心中又是怎么想的?人总是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与地位,特别是李文忠这个时间段。更是如此。
或许这也是一种自己心理安慰,一种心理上的纾解吧。
李文忠之所以有这一封奏疏,其实固然有人求到他面前。但是更多的是,他觉得出征爪哇,怎么看都不是靠谱的事情。反对这种冒险。但是如果李文忠还有平常心,他也不会上这样的奏疏。无他,朱元璋是什么样的人?
李文忠对朱元璋的决断,向来是有信心的。
但是临死之前,或者说等死的时候,李文忠的心态并没有一如既往地平稳。这也是人之常情,虽然是英雄豪杰,也是难免的。
不过,这给何夕一个大难题。
冯胜掀起来的优势,被抵消了。
这也是英雄人物的影响力。
朱元璋说道:“诸位怎么看?”
一时间,鸦雀无声。连勋贵这么边都没有人敢随便发声了。大佬们意见不合,下面人如何敢插嘴,是的,曹国公李文忠快不行了。但是他老人家一日没有断气,一日都就可以杀人的。
谁敢冲在前面?
朱元璋看向太子,说道:“太子,你怎么说?”
一瞬间,太子内心之中无数念头涌上心头,说道:“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