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的。
所有人都在,一件事情,涉及各个部门。询问一圈之后,就能当场决断了。
很快政务处理得差不多。
礼部尚书任昂上奏,说道:“下面来报,有使节出爪哇为爪哇所辱,有数百将士死难。臣掌管礼部,查旧档,不知此事。臣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请陛下示下。”
何夕对这个礼部尚书并不是太在乎的。
不,应该说何夕对六部尚书都不在意。
因为这六部尚书都不能久任,从洪武十四年到而今,六部差不多一年一个尚书。反而是翰林院的人能任职久一点。何夕对这些尚书们,即便做多少工夫,等何夕调回京师,这些尚书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了。
都是无用之功。
今天也是一样,何夕只知道此人乃是前元进士,河南荥阳人。至于更多的背景。就没有细查了。不值当下功夫。好在有宋麟在。因为宋麟与此人算是同乡。刘三吾等人是南人。对于海外的事情,河南人是不敏感的。
不过,对于劳师远征。大多少文官士大夫都是反对的。
即便何夕派了宋麟私下游说,任昂也没有给多少面子。只是不攻击何夕。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说道说道。
礼部掌管外交大权,向外国派出使臣,还是接待外国使臣,都是礼部的事情。这三支探险船队,名义上也是使臣。毕竟,在大明传统政治语言之中,很难解释探险这一件事情。
何夕这样做,是赤裸裸地践踏礼部大权。他身为礼部尚书,不能不出头,他如果不出头的话,下面人怎么看他。
不过,朱元璋发话了说道:“今日时间不早了。此事压下,到午朝商议,下一件。”
朱元璋不说这一件事情。并不是这一件事情不重要,而是这一件事情很重要。
如果说大朝是大朝会,午朝就是小会,而晚朝就是补充会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