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公务员 > 第七十四章 国子监的问题

第七十四章 国子监的问题(2 / 5)

过之处,就成为交通要道。后世明代修漕运,就搞出一道沿运河经济带。非常繁华,甚至能与江南相比。

宋麟不可不为本乡本土的百姓着想的。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惯例,哪个地方出了大官,就要为当地争取利益。这一道运河的利益太大了,宋麟不可能不争取。

一时间,何夕有一些幸福的烦恼。

自己手下人太少了,那是缺人的烦恼。但是人太多了,因为政见了。利益了。等等原因,会自然分化出派系出来,今后利益相冲的地方还有更多。何夕要调解矛盾,平衡各方。

这里面的烦恼,还有更多。

刘崧说道:“既然如此,我上遗折的时候,会推荐宋麟的。”

何夕说道:“多谢老大人。”

如果他们想办法将宋麟推上去,还要费些功夫,但是如果刘崧临终举荐。那就容易太多了。

刘崧说道:“我也有一事相求。”

何夕说道;“老大人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办到。”

刘崧从袖口之中抽出一份名单,递给了何夕说道:“人老了,念旧,这都是家乡的可造之才。只是而今天下都是浙西与淮西的天下,这些孩子沉沦下僚不能出头。还请驸马今后提携一二。”

何夕接过一看,杨寓,解家兄弟,等等几十个人。都是江西后起之秀。

何夕对于刘崧这个要求,有些出乎意料,但也有些理解。

刘崧对于自己身后之事,其实并不是太在乎的。前文也说过,刘崧是一个清官,即便而今身边的摆设,也不过一些木器而已,连瓷器都少有。但是他爱惜人才,最喜欢提携后辈。

或许这也是为刘家后人积累下最重要的宝物,那就是人脉。

但是不管怎么说,何夕对这份名单里面的人物,有些还是听过的。比如解缙,更是如雷贯耳。明初满朝半江西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