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这些经验和优势带过来。”
在一次专访中,闵聪达提到了他对裁判薪资问题的看法,以及他的管理理念。
事实上和大卫-斯特恩如出一辙,那就是均衡,保持健康的生态,允许明星甚至鼓励明星的出现,但绝不能抢占底层生态位的空间。
从闵聪达的谈话能看出,他甚至可能比大卫-斯特恩更加激进,因为他有想要打击那些大牌裁判、明星裁判的念头。
事实上在8月份双方开启谈判后,闵聪达和博齐亚联手的裁判发展事务部也是这么做的。
在谈判中,他们的确将裁判的薪资提升了百分之三百,从平均十五万美元一年提高到四十五万美元。
但博齐亚提出一项要求,就是要建立裁判发展基金,从高薪裁判的薪水中扣除一部分充实基金,用于年轻裁判的培养和奖励。
这其实就是拿高薪裁判的钱,去补贴年轻、边缘裁判,这在国家税收上很正常,可裁判们肯定不乐意,因为他们的收入已经被美国的税收盘剥过一次了,还要再拿一部分去充实基金,那样四十五万美元最终到手可能就三分之一。
有经验的老裁判们都不同意这个方案,他们在裁判协会话语权很重,理论上他们反对,协议就无法达成。
可问题就在于谈判这件事上了台面,上了称了,引起了体育圈内媒体的关注。
媒体从来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之前福克斯电视台采访nba底层、边缘裁判的纪录片开了个头。
随后各家都蹭热度,纷纷跟进,站出来“仗义执言”,为弱势的裁判群体说话,认为他们值得待遇上的保护。
尤其是在福克斯电视台的纪录片中还特别记录了一个女裁判的生涯,将话题瞬间上升到了女性主义的高度。
事实上nba一直都是一个性别歧视比较严重的小圈子,只不过除了nba之外还有个wn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