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的,天地无言,大世无言。
那悠长的岁月光阴流淌在这一顷刻间的时候,亦无有分毫的停顿,便要继续朝着悠远的未来绵延而去。
可是无端的,楚维阳像是已经有了某种感应。
这顷刻间,便已经是最好的时机。
于是,好像是要将那被“打断”的灵感思路接续上来一样,这一刻,楚维阳那迟缓的落于文字的过程里,却有着某种思绪悬照,进而,借由着神念的映照,某种独特的神韵从楚维阳的面前的书经之上有着一闪瞬间的飘忽映照。
那是某种与经篇的道法相类,但仔细追溯去时,其虽然圆融,兼且至高,但实则仅只是被经篇所囊括的其中之一部分而已。
那是天师道法!
倘若这一刻,有人尚还隔空注视着,便一定能够感应到,那天师道法之中,须弥与堪舆若有若无的浑一之意蕴,那与狭长裂痕的贯穿,与须弥壁垒的重叠,与天地惊变本身极为相类的神韵变化。
可是,四下里安宁寂静。
这种神韵本身倏忽间随着道人神念的牵引,贯穿入了《玉册》之中。
楚维阳曾经以甚为抵近的,能够感应到《玉册》气息明晰之变化的方式,观察过禅师是如何用《玉册》洞照向一整个天地之间的。
更何况,这一刻,还有着天师道法神韵的帮助。
借法于乾坤之中。
于是,某一瞬间,忽地,这偌大的南天,在楚维阳的思感与念头之中,骤然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晰起来。
山川湖河,风声水势,诸界碎片,须弥罗网……
更甚者,某一瞬间,楚维阳颇为惊诧复又一顿。
不仅仅是南天。
借由着《玉册》的牵系,借由着天师道法,楚维阳更若有若无的感受到了,他昔日所留在西土和东土那一片片灵秀山野之间的符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