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宗老不该有这样的“误会”,可是,还不等楚维阳再酝酿着甚么样的言语,忽地,道人有所明悟,旋即,他心中所酝酿的诸般言语尽皆烟消云散去。
道人再一扬手的时候,旋即见得气运庆云显照,一道灵光兜转之际,旋即是云海天青符笔显照,继而被楚维阳以宗师印托举着,遥遥推向了宗老这里。
“多谢楚山主。”
说话间,宗老抬手,将符笔捉起。
而也正在楚维阳和宗老这样的互动过程之中,几乎就在宗老仰起头来的时候,旋即,那《玉册》正由虚转实,霎时间悬照在了半空之中。
与此同时,漫天的玉光清辉已经洋洋洒洒的垂落下来,兼具虚实之间的灵光化作一片片的光晕,同样洒落在半悬空中的时候,便陡然间凝聚于一处,灌涌入了那云海天青符笔的笔锋之中。
愈见得浑厚兼且灵动的墨正在其中凝聚与酝酿着。
而与此同时,似曾相识一样的,那提笔的闪瞬间,宗老的面容上,展露出了有类于“福至心灵”一般的恍惚感觉。
楚维阳曾经经历过,因为能够切实的明白,那闪瞬间留注真人名号的过程,看似是人自身在书写,在往那一根根玉简上篆刻文字,实则是某种心神与天机短暂相融合为一的玄妙进程之中,天机借助着修士自身的动作,将某种名号书就其上。
那几乎可以视之为完全天赐的名号。
于是在这一闪瞬间,伴随着宗老那略显得沉闷的呼吸声音,符笔的笔锋终是遥遥的点向了那悬照的《玉册》的第四根玉简上去。
前两根玉简上,篆刻着《玉册》的全程名讳。
第三根玉简上,篆刻着楚维阳分明已经烙印但却犹还未曾显照的名讳。
“开元弘法琅嬛旨妙真人”
果不其然,几乎便在宗老的真人名号著录在那玉简之上的闪瞬间,那本应该属于宗老的磅礴气机,那跃出了真正金丹境界藩篱的无垠浩渺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