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升显化的那些磅礴的灵感,却教楚维阳不得不在横推剑法溪流的过程之中停下脚步来。
这溪流本身便就在这里,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增减。
但是楚维阳此时间心神之中的灵感却亟待处理,亟待吸收与消化,毕竟涉及到了道与法参悟与修持的过程,任何的灵感本身都不容被忽视,也许此刻间念头的错失,日后同样的思路,不论将此道深耕到了多么高远的境界之中,都不会再有诞生。
事实上,这等倏忽间的通悟与有所收获,对于楚维阳而言也是甚为新奇的一种经历。
而今想来,许仍旧是前世的经历作祟,自从参道悟法伊始,对于楚维阳而言,每一部书经,每一篇图录,楚维阳都恨不得读透了其中的每一段字句,将符箓篆纹的毫厘细节尽都锚定。
非得到了这样反复的斟酌字句之后,楚维阳才得以着手开启修持过程。
这样过分的吹毛求疵,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促成了楚维阳于符阵之道的才情底蕴的一部分,但楚维阳自己也知道,这样的参道悟法的习惯,势必教楚维阳于某些需求纯粹以心念灵感驱动的领域难有建树。
譬如说,卜道易算之法。
事实上,严格而言,剑法也归属于这样的门类之中,相比较于锚定至毫厘之间的细节,其剑势的强弱,很多时候更取决于心念的力量。
或许也正是因此,至少部分在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才教楚维阳走上了运用魔功演剑道的过程之中。
可许也是错有错招,至于今日,楚维阳横推这道剑法溪流,颇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味,既然从未曾走过正途,那么索性便在剑走偏锋的路上持续深耕下去。
自始至终,楚维阳都不曾真个凝聚出自己的剑道真形图来,甚至对于那些收获的书经,与阴魂之中所传承的功诀和相对应的真形图,楚维阳也不再是以一种静心的状态审慎的参悟。
可偏生却正是如此,一边刀刀斩击而过,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