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从内外通感的状态之中,不断疯狂的吞纳着五行元气。
这样直接造就的结果,便是楚维阳倏忽间修为气机便有了明晰的增长。
愈是道与法抵至较为高卓的层面,楚维阳便愈是难以再有类似的修为上的明晰进益。
只这一口烟霞气,便足足为楚维阳省却了数日的苦修。
而且,五行宗古宝的曼妙之处远非于此!
事实上,这也是楚维阳将心神从修为增长的快意之中逐渐挣脱出来后,才又有的后知后觉般的感触与体悟。
那变化源自于最初的一步,最初时以那一口烟霞的玄妙之力牵引着自身融入五行的过程。
身融五行,便是五行遁法的施展而已。
楚维阳自觉得自己早已经掌握着五行遁法,于此道浑无甚么值得关注与在意的事情了。
但是很快,楚维阳便意识到了自己的谬误。
这一缕烟霞之力牵引着自己身融五行的过程,实则与自身施展五行遁法时有所不同。
后知后觉里相互映照之间,框架、脉络、枝干的层面,尽都完全相同,但是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五行生息间的细节。
而教楚维阳都不得不承认的是,那烟霞之力中所展露出来的显得更为质朴与古拙的五色遁光,更为自然而然,更为浑然一体。
楚维阳只是稍稍加以体悟,稍稍加以调整与修改,便顿觉其中的妙处。
那是真正毫厘间的进益,纤毫中的蜕变与升华。
是道与法中,所谓一丝一缕,便是云泥之别的那部分差距!
而直至此刻,楚维阳方才明白,这实则才是这件古宝真正的价值所在!
法力的打熬甚么时候都可以继续,但是五行遁法的原旨传承,细微处的精益求精,才是真正的关隘。
而借助着这一部分的进益,楚维阳大抵上也猜度出了这些细枝末节之间变化的因由与缘故。
若是论及五行遁法的兼具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