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维阳和许多人一样,都清楚的明白这一句话所代表的道理。
现如今,定胜了一十一场的楚维阳,便是驻足在那「九十」之处。
往前一步,是真正的声名鹊起,往后一步,只会是功亏一篑。
倘若真个功亏一篑,到时候,楚维阳养炼出来的声名会被元门所舍弃,更会被玄门修士用尽各种方法所掩饰掉。
只要楚维阳未曾真正赢下最后一场,成为那攫取虚位的一十二人之一,那么不论楚维阳的道与法有多么高卓且玄妙,不论在这一场挫败之前他连胜了多少场。
于世人的口口相传之中,楚维阳便会变成是稍稍有些才情的散修。
甚至只需月余的时间过去,也许楚维阳就会变成法力繁浩不如五行宗修士,心念坚韧不如剑宗意蕴,道法精妙不如神魂养炼之诸家,连虚实变幻,更是远远不如上明宫……
所有的这一切的胜利,都是楚维阳错位而从这些道子的手中「偷取」来的。
乃至于,最后,所有人会忘却掉楚维阳的胜利,便只记得了这人道与法上的不谐,然后因着这些不谐所败落的那一场。
于是再教人思忖去时,果然,不过是个稍稍有才情的散修。
楚维阳唯有在这「九十」之处的紧要关头上,再胜过一场,以接连一十二胜局的定鼎,将那虚位毫无瑕疵的攫取至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有到了那样的时候,才须得教诸修不得不正视楚维阳的成果。
彼时,元门诸宗会将楚维阳视之为同道之一。
甚至连玄门诸宗也会迫不得已的去宣扬楚维阳的声名。
盖因为从来未曾有人从这一十二场之中取得过胜利,那么就不是所有人的问题,但也不能是楚维阳的问题。
倘若这是一个并不强大的修士,并没有高卓才情的修士,那么面对他接连挫败的一十二人又算作是甚么呢?
和他一样攫取了一十二虚位的顶尖天骄道子们,又算是甚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