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这幅望远镜,是托商贾从大明重金购回的民间货色,然后让工匠研究仿制并升级而成。
车兵大将李思平说:“我的战车营,可以瞬间击溃敌人的中军精锐。”
“那就出战吧!”吴玠微笑道。
五千对三万三,优势在我!
俞大猷的成名战“安银堡大捷”,虽然正史野史记载各异,但有三点可以确定:
第一,俞大猷的兵力不超过5000(最离谱的记载说只有数百人);第二,敌军至少有数万骑兵(记载最多的是十万蒙古骑兵);第三,俞大猷以少胜多追着敌军一顿猛打。
吴玠的战车,外形和配置都跟俞大猷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讲远程火力要稍弱一些。
俞大猷简直丧心病狂,每辆战车配五门火炮——三门弗朗机炮,两门涌珠炮。
而吴玠只配了三门弗朗机炮。
几处寨门缓缓打开,先是八百骑兵涌出,前进数十步游弋警戒。
随后,安放在坡下营垒后方的独轮战车,从各个出兵通道被推到营寨外面。
一辆战车有5个司机,其中2人是舵手兼观测员,剩下3人负责推车兼炮兵助手。战车后方还有两辆小独轮车,每辆有2个司机兼炮兵助手,车上装载的全是子炮筒和弹药。
又有车长和副车长,他们还兼任火枪手。另有3个自由位火枪手,算上两位车长就是5个火枪手。
剩下6人,皆为炮手和副炮手。
对了,每辆战车的前方和侧前方,还插着几杆长枪防备敌骑冲击,也安装着挡板防备敌军的弓箭。
以上20人属于车兵小组,战车后面还有15个冷兵器战兵。
15人的战兵小组,有刀盾手,有长枪手,有镗钯手,有长刀手……在防御时,他们负责干掉冲过枪林弹雨的零散敌人。在进攻时,他们负责冲击被枪炮打乱的敌军大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