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便说一下,这个化学合成,就是室温超导!
崔东直在1994年就提出了一种离经叛道的理论叫isb理论。
他破天荒地认为,通过一种无机的一维高分子链,可以实现超导。
但这和主流的bcs超导理论大相径庭,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也没有在科学界掀起丝毫的浪花。
全世界只有他自己的研究生李石培默默写过一篇相关的硕士论文——《基于isb理论的超导性解释》,之后,这一理论便无人问津。
从1996年到1999年。
三年时间,崔东直和金至勋一无所获。
1999年,就在金至勋即将放弃的时候,一个操作的失误,他在一个铅磷灰石的样品上发现了异样。
实验数据的图表上有一个微弱的波动。
看起来似乎由超导引发。
他在激动中不断重复实验,最后在几十个样本中发现有两个样本可以重复这个现象。
但可惜的是,这个类似超导的数据就像幽灵一般,太模糊,太微妙,难以捕捉而缺乏说服力。
金至勋在一番尝试后,始终难以放大这个信号,本来作为博士生,一直搞学术研究,暂时也没什么。
但一直到今年,他谈了个对象,且女朋友家里还给他介绍了一个供应助听器电池的公司工作,薪水非常诱人。
一边是年复一年的失望,另一边是甜蜜的温柔乡。
他预感到,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博士可能是死路一条。
于是,他准备今天跟导师摊牌。
待会无论导师崔东直如何劝说,他都会决心放弃超导,去公司踏踏实实地上班。
在原本的时空里,失去了心灵手巧的金智勋,崔东植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他的研究将大打折扣。
然而,大金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