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娘娘还很小,也没有现在聪明,记的很多事情都变得雾蒙蒙了。
不过如此一看,虽说她是先见过云顶山上的崔南溪,却并没有先入为主,认为老道士是学的崔南溪,恰恰相反直觉便是文人在学道人。
三花娘娘便默默站在原地,也不说话,只盯着他走近。
与此同时,老道士也看见了她,眼中有些惊异,也直直盯着她。
“吁……”
老道士在她面前停了下来,身后两名年轻道士便也跟着停下。
“三花娘娘怎在这里?”
“家里的柴烧完了,三花娘娘出来砍点回去。”
“为何来这么远砍柴?”
“近的都是别人的。”
“原来如此……”
老道士抬头看了一眼这座山。
阳都城外没什么高山,这也算是相对较高的一座,山上有峭壁,不高也不矮,摔不死人也能摔断腿——
别看城外皆是山丘,道旁皆是草林,其实山上多数都是开垦过的土地,而莫说土地田径旁的草林灌木,就是那些荒山野地中、道路旁的草林灌木也都是有主的。从哪里到哪里,哪一片归属于何人,都是当地人商量好的。哪怕很小的一行黄荆,也都划分得好好的,当地百姓上山砍柴绝不会去别人那里砍,会引发口角纠纷。
自然是无人能为难得了她的,可她也没有这样做,反倒有意避开,去了那些寻常人到不了的悬崖峭壁上砍木柴。
文平子收回目光,再次看向女童。
看来那位仙师对自家童儿也不是全然放任不管。
心中只冒出一句——
不拘小节,而明大义。
“看来三花娘娘收获颇丰。”
“这柴好烧着呢!”
“贫道今早收到宋道友的传信,说昨晚极乐神来访,道友已做好了标记,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