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我们测试了很久才拿到合适的比例”
“1.2%?”
陈念顺势问道。
“是的,1.2%啊?等会儿?”
陈念的话音落下,吴涛突然回过神来。
什么情况?
这个信息自己之前可没有透露给星火小组啊!
烧结助剂比例可以说是这份新材料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工艺参数之一,对面这人是怎么知道的?
很显然,他不可能是根据己方提供的那寥寥几句信息量极为有限的描述反推的,那答案似乎就很明确了。
他们也做出同样的材料了?!
吴涛目瞪口呆地看着陈念,他突然理解了星火小组为什么对这个成果那么积极了。
废话,能不积极吗?
撞车了都!
——
但问题来了,如果他们早就已经做出了样品,为什么还要把机会给到自己的小组?
从逻辑上,这似乎也说不通啊。
看着吴涛疑惑的眼神,陈念也没有多加解释,而是一边跟着他往实验室的方向走,一边继续问道:
“现在你们实验室的产量能有多少?如果明天启动抗辐照实验的话,能准备足够多的样本吗?”
“明天?”
吴涛微微皱起眉头,把刚才的疑惑暂时抛在了脑后。
“明天恐怕不行,得后天,我们加班加点烧,尽可能多出样本。”
“那就定了,后天吧。”
“明白。”
吴涛没有再多犹豫,而是直截了当地答应下来。
事实上,这种作风已经远超他的预期了-——这才是真正的“结果导向的工作方式”。
而随后,陈念也再次向他展示了什么是星火的效率。
几人花费了两天的时间,组员烧炉子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