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符,很可能你只是想搞一个廉价抗磁材料,但最后烧出来的却是室温超导体呢?
当然,单纯地想搞一个耐高温材料,结果却因为孪晶界或者晶界结构发生某种不为人知的变化,搞出了辐射修复性质的抗辐照材料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把所有相关小组全部纳入进来是最保险的排除方法,虽然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至少可以避免错漏和误判。
听到陈念的话之后,陈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搞懂他的意图,而是下意识地问道:
“火绒目前的人手不够用吗?”
这话一说出口,陈念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说自己想要找一个有可能已经做出第一壁材料的小组?
没有信源的情况下,这种信息还是不要随意散播,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于是,他只是回答道:
“不是人手不够用,我想要吸纳一些新的信息-——对,还要麻烦伱帮忙收集这些小组最新的成果,统一汇总后交给我。”
“那估计数量不会少啊。”
陈果回答道。
“没关系,我们慢慢看。”
听到这话,陈果也不再多说,而是迅速跟陈念确定了时间,预计在三个小时之内把名单给到他。
放下了电话,陈念深深地吐了一口气。
在某种意义上,材料学果然还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国运”的科研领域了。
很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个偶然的随机事件,整个国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第一壁材料如此,也许常温超导材料也是一样?
如果没有自己提前做出金属氢材料的工业制法的话,会不会有一天,在某个契机的推动下,国内的科研人员会搞出更好的东西?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陈念的心里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