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是经过仔细规划的,因为反应堆和动力系统体积的缩小,我们腾出了大量空间,来优化生活区域。”
“在这艘潜艇上,你甚至可以找到专门的休息室和健身房,这一点参考的是台风级的设计。”
“不过,我们没有在内部设置泳池、桑拿这些不必要的设施,而是同步替换成了更大的活动室、以及有分隔的单人阅览室。”
“当然,还有更大的厨房。”
“如果不是今天的晚餐已经做好了安排的话,其实我很想邀请你尝一尝这里的味道——按道理来说,它不会比陆地上差太远。”
话说到这里,一旁的助理不断地用眼神暗示着李庆明,似乎想让他赶紧略过这个话题。
毕竟,在这个年头,大多数人对军队的看法,还是停留在“艰苦朴素,作风硬派”的层面上的。
过于优越的生活设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腐化、弱化和战斗力下降。
陈念自然不可能这么想。
他太清楚好的生活环境对战斗力的影响程度了——当年有一场经典的演习,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红军的步战车里都没有空调,地表温度接近70的大戈壁滩上,战斗员到位之后中暑的中暑,脱水的脱水,被吹着空调唱着歌的蓝军一顿暴打,任凭你主观能动性再强、意志再坚定,也抗不过身体机能的流失。
于是,他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助理不用在意。
“所以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这艘潜艇能做到多长时间潜航?”
“我说的是极限条件下。”
陈念这话问的其实很有艺术性,因为在大多数时候,决定潜艇潜航时间的,不是食物、水源和氧气,而是船员的意志。
李庆明之所以强调了那么多有关休闲方面的细节,暗示的也就是这一点。
听到他的问题,李庆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