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环节了。
在没有材料关隘的前提下,这个过程显然不会有太大难度,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从陈念的视角来看,需要他介入的项目基本已经全部完结-——或许096a下水之前,他还需要负责少量技术审核、工艺设计的工作,但这部分工作不可能占用他太多的时间。
所以,不可避免的,陈念又开始琢磨起新项目了。
由于前期项目冲刺过程中不计代价地使用源点去解决紧要问题,在过去的数月时间里,实际上他积累到的净源点数量并不算多。
从最开始的四百点,截止到现在,也不过刚刚突破了800点而已。
要是让刚刚接触系统的他看到这个数字,恐怕他会乐得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可放到当前的环境下,你别说,这点东西还真就不怎么够花的。
原因无他,这个世界的技术基础已经快要被榨干了。
越是脱离当前时间线上技术基础的技术,所需要消耗的源点数量就越多。
以前陈念要的是什么?
别人已经造过的四代机、基于已知原理、已知技术下的“大船”、由诸多新技术缝合而来的战略轰炸机
这些东西伱不能说它不先进,但是,它确实没有超越绝大多数人的认知。
而现在呢?现在陈念要的是什么?
金属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要的是,一旦出现,就能彻底改变整个世界的东西。
这种东西的源点消耗要是不高,从逻辑上也不可能说得通了。
想到这里,陈念叹了一口气。
他没法去怪罪系统太小气,也只好在有限的资源下,尽可能地将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了。
不过,谈到“发挥最大价值”这个问题,他不免又有些迷茫。
粮食?能源?交通?
无从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