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机候要在家乡招兵,这对于李阳家乡附近的人来说相当于一个天降的机会,比去参加朝廷本身的应试征兵好多了,用脚指头想都能知道一个人是会对自己更亲近的人好,还是对陌生人更好。
所以,当李明开始征兵的消息传出来的这一刻,整个临山镇附近就开始渐渐的有人流汇聚,逐渐将整个小镇都塞满,甚至还有在城外草木棚子里凑合的。
“奉【军机候爷】令,今日起【李家军】开始征兵,凡四肢健全,家中有奇遇子嗣,身高超过…………”
一群能读书写字的文书拿着榜文分散在城中张贴征兵告示,同时大声开口吆喝,瞬间就引起了轰动,一个个早已准备好参军的人急忙的上前报道。
“姓名。”
“王牛蛋。”
“籍贯。”
“临山镇本地的。”
“说说具体在哪……”
“……”
文书们搬着一张张桌子,身边有小童伺候笔墨,不断的分开记录着不同的信息,合格的信息被他们垒成一摞,不合格的信息也垒成一摞,等待后续专人的检查。
在他们身边还有许多武者一个个的摸骨,检查,每检查一个,就会在记录好的信息上写下记号。
记号总共是: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
其中不入流的和三流的占大多数,二流比较少,一流的就更少了。
应招前来报名的青年们见到这个阵仗眼神之中不由得露出了些许的担忧,但是队伍还是在继续向前排列,不断的报名着。
为了感谢他们的信任,每个报名的走之前都会领取一串铜钱当路费,如此整个招兵场面可谓是热闹。
一直到了当天中午休沐的时候,一上午记录的人员信息才被专人带走,快速的一一核实。
到了下午开始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