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484章、这一仗是精神攻击

第484章、这一仗是精神攻击(6 / 10)

人家里吧!”妻子泪眼涟涟,“他们说了,朴大人家里缺仆人,有粥喝。”

“不行!我怎么能……”

妻子是原先城北洞有名的美人,他知道。

无怨无悔地嫁给他,刚刚给他生了孩子养到两岁,尽管过去一直在城北洞那边种着田也没有让她的面容老多少。

一起逃难到城里,靠着他过去在城里做工的关系寻了东家宅里这一间小屋避祸。

东家是买到了粮,可让衙门里的胥吏帮他拿着家里仅存的一些值钱物事去典当换钱时,那胥吏看见了他的妻子。那个眼神,他知道其实就是胥吏在为难他。

东家不能得罪那胥吏,不然东家也买不到粮了。

“孩子啊!要是没粮食了,孩子怎么办啊!”跪坐在地上,妻子流着眼泪拉着他的手,“就让我去吧。不论如何,都要先活下去啊。我相信你将来能救我的,你会救我的……”

两人都知道一旦卖身出去后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但那又能怎么样呢?

又一天,汉城上空回荡的声音又多了花样。

李家王朝初建时,兵荒马乱的朝鲜民间多了一种歌谣。

这种歌谣慢慢传唱,多加改编,最终在后世以“阿里郎”为人所熟知。

此时此刻,这歌谣还不是将来的版本,但不妨碍张经安排着让士卒学唱,也算围而不攻的无聊日子中让士卒有些事情做,在充实的状态下保持士气——也算精神攻击嘛,道理都让宋良臣安排将来讲给士卒听了。

于是这种本身就脱胎于民间苦楚、寄托百姓感情、在民间多有传唱的歌谣,回荡在了汉城上空。

被征发的兵卒,大多也同样来自民间,父子分别、夫妻离散。

朝鲜仍是兵农一体,被征发来当兵,除了舍弃自己耕种的田地和陪伴的家人,不是当真打仗时还确实是要自备兵器、衣服、粮食。明军喊的“我们当兵有军饷”,属实精神暴击。虽然此刻大战当前他们的粮食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