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475章、都是朕逼的?

第475章、都是朕逼的?(5 / 8)

那还是不好。不过,为你美言一二,请贵主择大明熟悉人选协讨倒是可以。尹大人,现在总可以具疏去朝鲜,并转交大明国书了吧?”

“外臣以为……还是先定下行军路线、远征营地选址为好。这样一来,外臣具疏时,也能说得更明白些。”

严嵩很有耐心:“也罢,那就请贵使再移步军务会议吧。”

具体谈这些,就不是严嵩的事了。

看他们被请往紫禁城内,严嵩站在礼交部的门口,这才问了问礼部尚书:“派往朝鲜的使臣,该到九连城一带了吧?”

“算算时日,差不多了吧。”

和朝鲜、琉球的使臣装模作样地商量了这么多天伐倭方略,其实不过是让倭国和朝鲜内部乱局的酝酿、让倭寇在琉球为祸的时间都更充分罢了。

以大明海运局及海师如今的运力、对近海一带的熟悉程度,纯粹依靠海运的风险实则没那么大。

要朝鲜借道、有个地方作为前线转运基地的做法,无法是给时局继续发展更多压力和时间。

大明的想法,自然是要传到朝鲜国内才行。

而既然势不可挡,本来就算定了尹元老这个被排挤得出使大明的家伙会尝试借机掌握朝鲜内部的主动。

严嵩的嘴角露出微笑:“这尹元老果然做此选择,倒与陛下和老夫所推测的一样。如此一来,使臣向朝鲜国主发出的疑问可就很真切了。当然,按照朝鲜那边的情报来看,他也不一定见得到清醒的朝鲜国主。”

“我大明使臣亲至,尹任既然还在,尹元衡也不敢一手遮天,何况去的本就是熟知朝鲜的龚侍郎?倒不知他能瞧上怎样一出戏。”

大明与朝鲜交界处的九连城,如今已因边贸而变得很是繁荣。

曾在朝鲜做了多年宣交使的龚用卿,回到大明之后再经历这么多年,现在也终于升到了三品右侍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