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360章、嘉靖朝第一个入庙的功臣

第360章、嘉靖朝第一个入庙的功臣(6 / 7)

旧沿用以文制武的思想,由文臣担任。尽管名义上只是赞画参谋,却已经越来越重要,管着平日里的军纪、军备、战训,还有战时的调兵决定。

杨一清病重,已经想过这件事数日的王宪,甚至陈九畴都心头一动,随后将他们眼底的那丝渴望掩在了眼底。

总宰的位置离他们很远,但总参的位置离他们很近。

京城之中,钟声并不能传得很远,毕竟正阳门外京城外城中的新钟楼还在建,那里将来会有一个更大的钟。这样一来,中轴线上内城北部有旧的钟鼓楼,外城也有新的大钟楼,方便将来规模更大的北京官民。

但是如今内城的百姓们,都听到了那九声钟响,知道是有极为显赫的重臣离世了。

消息要先传入宫中才会下令去鸣钟,所以杨一清府上已经一片缟素的消息自然很快被更多人知晓。

而一些人则开始讨论下一个话题了。

“都说于公配享太庙后,新朝功臣将来必有入庙者。杨阁老还活着,自然不会议。现在杨总参离世了,还有谋划宣大一战阵斩鞑子大汗的不世之功,不知能不能入庙。”

“难说。靖国公离世时,不也这么说吗?为陛下平了湖广叛乱,一战从侯升公,开了再封国公先例,最后也没这等恩荣,儿子也只是袭封靖国侯。”

“那可是阵斩鞑子大汗的不世之功!”

“但如今三边不是连年有寇边吗?鞑子只是死了个大汗,又不是死绝了……”

作为礼部尚书,严嵩当然要忙碌起来了。以杨一清的地位,自然是陛下赐葬赐祭,由朝廷负责杨一清的丧葬花费,给与恩荣。相应的,赐谥、追赠官职、恩荫,那都不会少。

到什么规格,要看皇帝的态度。

他不是没像其他人一样想着杨一清有没有可能入庙,但是总觉得杨一清可能还差一点点。

论谋划,当时可算是集体智慧,起始是皇帝的大胆想法,中间有数人赞画完善细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