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联络对接是他负责,章奏主要负责的则是皇庄、皇明大学院以,而黄锦除了内档司和厂卫,更是多了与那十六家国企以及宫中营造采买有关的诸多事。
现在报到他这里来的,是明报行那边派驻的督举太监传回的消息。
“黄大珰,能不能从御用监等处再调一些工匠来啊?那字典要得很多,刻印的人手太缺了。报行倒是又腾出了几处临时的宅子,但没人啊!”
原来许多盐场、铜场等本就是由内廷负责的,十六家国企的原身不知有多少是太监在管。如今都折成了天子的“股份”,皇帝自然也要派人代表。只是以前叫提督、提举的,现在都定名为督举太监,只是有查账的权力,有联络的义务。
黄锦闻言就问:“怎会忽然要这么多?”
“各省都派人到明报行那里订了啊。另外,要得最多的便是京城书商,想必是因为明年会试。”
“……知道了,你先回去,我向陛下请奏一下。”
回到养心殿内,他把情况说了说。
朱厚熜搁下了笔,想了想。
“各企业都在抢工匠吧?”
黄锦叹道:“是啊。为这事,各家都快在奴婢这和工部那吵翻天了。过去在京匠户,以锦衣卫、内廷及工部管得最多。”
被视为义务应役、给发一些粮饷的工匠,现在都要与这十六家企业签正式的雇佣协议、确定薪俸编造名册了,它们除了在《明报》上招聘高端人才,如今还在抢工匠。
都仗着此时手里有些启动资金,况且工匠的薪俸又不用现在就发放。
不敢抢的,恐怕也只剩下内廷诸监局那些还担负着没有实施采买政策、为皇宫造办一些器物的工匠。
“那便酌情调一些人去吧,宫里有些东西也不急用。”
“陛下,太后娘娘是有懿旨的,永淳公主大婚所需,可误不得。”
朱厚熜顿时无语:“急什么!”
他这还没大婚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