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277章、一纸激起千层浪

第277章、一纸激起千层浪(6 / 8)

,咱们报行只怕需要一个大大的刻印厂了!”

下一期,不妨印上五万份,将来也许还更多。

有一笔账是能算的,这成本,主要是刻印时的工本。然则版式一定,若份数越多,均摊开后每一份的成本能少多少?

若是能印上数十万份乃至百万份,也许……卖报纸便能赚钱。

这报纸无需装帧,省了不少工序啊。

“城东南的往通州去的巧工园,报行的刻印总厂早已计划。那边能开始刻印,最早也是明年了。在那之前,不急。”

邹守益十七岁中乡试,二十岁中会试第一、正德六年的探花。

任了一年翰林院编修,他便辞任回乡潜心研究学问,尤其对于“格物致知”这个学问百思不得其解。

他是江西人,正德十三年王守仁到赣州任官,听闻过王守仁的“格物”故事,邹守益自然前去请教。

一来二去,邹守益被王守仁折服了,半是弟子半是好友,而且从此将讲学、教化作为己任。

但朱厚熜继位后,邹守益曾经关于“格物致知”的疑惑又有了新的解答。

现在他担任了这明报行的总裁,十分认同朱厚熜的那一句话:这报纸,将来才是教化天下、传扬学问最重要的工具。

简字更易学,这种版式新体例和加句读的方法都让人更易读。

既然现在京城里《明报》物以稀为贵,自然会有人去传阅、去讲读、甚至去抄写。

既如此,他们要不要去学这简字?自行对应是哪个字?

关系到天下千千万万人命运的那个新制,太不容忽视了。

但也有一些人关注的是另外的东西:十六家国企的招聘广告。

“需识字、重实务,有功名者可直接试用。若试用后考绩优等,可奏请授官品?于行内任用之年岁,授官品后可计入年资,将来可转任实官?”

薪资待遇自然也都有说,但他们难以忽视里面的这个说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