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太大了,不管是出于新法之后对官吏数学修养的需要,还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挖掘数理方面的天才,朱厚熜都要尝试一下。
皇权命令之下,公文系统全面要求如此,几十年的时间,也是有可能改变这种惯性的。
惯性只是惯性,虽然强大,但并非不能改变。
而眼睛观察东西的习惯,本就是左右优于上下。
改成这种体例,再加上简体字和标点符号,阅读接收信息的效率会高一点。
现在在养心殿里,文徵明恭敬地看着文素云离开后,才对朱厚熜行了一礼:“淑妃娘娘是最早为陛下编写简字草稿的,臣既听了淑妃娘娘劝,陛下又多次嘱咐,臣岂会不放在心上?臣这边,随时可以开班。”
“那便安排下去,先从礼部开始。”
公文里,无处不是礼,无处不是仪制。
举国上下,学政也基本上是礼部总体负责。
现在,原先科途不顺的三大才子要给其他科举翘楚上课了。
很简单:教他们怎么用《嘉靖字典》,教他们在公文中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和新的格式。
都是科举重重选拔出来的,自然不必一个个教简字。讲清楚了字典的用法,回去就该他们自己琢磨了。
会有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皇帝也没有强求全国公文迅速就转变过来,但是皇帝自己要过目的奏疏,你是不是个能适应新标准的官、有没有主动改变的态度,皇帝是会看在眼里的,自有一番评判。
皇明大学院中,这样的班举办得很快。
每一批人花上半日就够了,不认真记、不认真听的,自会影响自己的仕途。
但是郑魁所在的大匠进修班,就要一个一个字来认了。
给他们上课的,除了早年间抱着试试的态度到这里来供职的秀才、举人,还有宫里司礼监内书堂的太监。
在认新字的这个领域,甚至这些太监还要更专业一些。
近水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