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275章、旧人退,新人进

第275章、旧人退,新人进(7 / 9)

投寄诗文的场景,他感觉明报行的库房里以后只怕会有茫茫多的信件。

朱厚熜边审阅边继续说:“为求更多的人爱看,许多人买不起、没听过的典籍、书籍,也可分期连载。一旦刊印得多,有的人看完就会扔,但对贫寒子弟来说,也许便如获至宝。”

林希元也想到了自己年轻时抄书的情景。

“甚至于连载话本也行啊,先让百姓乐于看些有趣的故事。”朱厚熜抬头看了看他咧嘴笑了笑,“嘉靖元年不是刊印了一部话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吗?朕以为便可以检校刊载,想必会很受百姓喜爱。纵然只是为听故事有人讲、有人能多认识几个字,那也是好的。”

杨慎虽然还没写出《临江仙》,如今出现的这一版本《三国演义》虽然情节上与朱厚熜所读过的版本大有不同,甚至于一共有两百四十回,但它终究是出现了。

朱厚熜对《明报》的定位本就不那么严肃,又或者哪怕是做一些副刊也行。

但是这一份报纸既然有最顶级的资源支持、有最优秀的编辑人才、有最“专业”的顾问指导,它一定要取得成功,达到朱厚熜的目的。

林希元在这养心殿内被大开脑洞,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掌握了一个了不得的“武器”。

将来的文人扬名,要靠他选刊谁的大作吧?

将来的地方官员要想向皇帝彰显功绩,要看他选登哪一地的事迹吧?

将来这份报纸会有那么多人看到,那么明报行是不是另一个“都察院”?

一念至此,林希元打了个冷颤,看向了皇帝。

而后就见皇帝放下了手写的样稿,抬头看向了他:“朕记得你是泉州府人,你认识俞大猷吗?”

既然已经知道了俞大猷是泉州卫副千户余元瓒的儿子,朱厚熜就算找到他了。

按这林希元的年龄看,他可能与之相识,朱厚熜想了解一下现在的俞大猷是什么状态。

这张ssr卡如今是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