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252章、不讲道理的

第252章、不讲道理的(4 / 9)

,只是杨廷和仍旧没有听到皇帝怎么防止将来在京亲王和本宗子弟可出仕任官、形成势力后的叛乱隐患。

问题被他再度问出来之后,朱厚熜才回答:“此事根本无需顾虑。阁老也说了,朕年方及冠,十年二十年后,大明绝非今日模样。许多旧制,都不会再适合将来的需要。让数千上万的宗室子弟能有个盼头更多的一生,能为大明效力,这才是根本。至于朕的子嗣及在京诸王将来会不会同室操戈……”

朱厚熜看了看一旁在鼓励和教导下完成了一些“礼节”、如今正听得懵懵懂懂的朱载垺,笑了笑就说道:“朕将来会有计较的。”

制度设计当然重要,但很多事情,现在提出来没必要,对他们解释,也解释不了。

在朱厚熜的带领下,大明势必经历远比历朝历代更剧烈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会触及到人的思想和观念的。

现在朱厚熜只需要掐着一点:他还年轻,他若还在位,底下就翻不起大浪。

就如同这次叛乱一样。

而后诸王就听皇帝说了另一件大事:北京城,要扩建了。

从永乐年间营造完整开始,扩建北京城的计划其实一直都有。

现如今,大量的百姓甚至官员,住在东南西北城墙外的其实不少。

但是扩建北京城实在是一个超大的工程,需要耗费的钱粮人力都会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旧有的观念里,有钱了才能干这些事。

但朱厚熜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向参策们解释了这件事:新法推行全国之后,广东和东南沿海有皇明记对外海贸的拉动,银钱、税收都会有较大的增幅,以北直隶为中心的北方呢?

从北京城的扩建开始,再加上从清整水利开始的这一轮大工程,这些基建也会产生刺激作用。

在新制下,如果所需钱粮能够发放下去,匠人、劳工之家、承办工程和供应物料的商家,这些钱终究还是要花用出来的——至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