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在京的参加就好了,不在京的,朱厚熜统一没有召来——这些人一路舟车入京,都是要征徭役,驿站系统要出钱招待的。
与孔府及衍圣公的互动?没有。
不仅没有,还搞出了一个实践学——杨廷和是明说了的,天、物、人三理之说,出自皇帝。
参策们终于坐立不安起来,杨廷和不禁说道:“实践学也是源于理学啊!”
朱厚熜只轻笑了一声。
都是明白人,这是释经权之争。
现在更恐怖的,是衍圣公的号召力。
在杨廷和这些儒门子弟心目当中,那是真正的圣人之后。之所以名为衍圣公,就是取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的意思,代表了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
天下间,世家大族曾有多少?只有孔家真正跨越着历朝历代。
在曲阜,每年祭孔多达五十余次。春、夏、秋、冬四上丁、四仲丁、八小祭、及祭日、每月的朔、望,甚至二十四节气等都要祭祀,且不同的祭祀不能相互代替。
祭祀规格非常繁琐,专门为祭祀服务的人数众多,有喇叭户、点炮户、屠宰户、烧水户、运冰户、运盐户等,且财物浪费更是不可胜数。
对孔家的优荣呢?
明洪武时,定给祭田二千大顷。岁收其租入,以供庙祀,余悉为衍圣公廪禄。
永乐五年二月,又赐赡庙田七十三大顷。
正统四年八月,户部奏准,存佃户五百户,凑人二千丁,专以办纳粮粒,以供祭祀。
整个孔家,所有曲阜孔氏子弟,只要是登记在谱的,都不用有任何赋役之忧。
而在整个大明,都有至少春秋两季祭孔。
【每遇春秋祭孔子,教官生员逼取祭仪扰民。各府州县亦有此弊。请定其仪:猪每只重七十斤,山羊每只重二十斤,绵羊每只重三十斤。其余品物不系出产者,鹿、兔以羊代,榛、栗以土产果品代。令风宪官严加禁约教官训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