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靖明 > 第205章、万家生佛杨廷和

第205章、万家生佛杨廷和(4 / 5)

再任巡抚,不该还在山西的。”

杨志学微微眯了眯眼看着余承勋。

“抚台能巡抚山西,三分是因为杨制台举荐,三分是因为边民爱戴,还有四分是朝廷信重抚台。”

杨志学眼里露出精光:“陛下之信重,志学时常感念于心。”

“山西虽干旱少雨,然汾水等谷底,水利还是有可为之处的。”余承勋对他行了行礼,“山西以贫瘠之地,供天下一成多之粮赋,朝廷从未忘却。承勋此来,不会让抚台难做,反而有一桩足以彪炳千古之功业。”

杨志学说陛下,他说朝廷。

这让杨志学听到所谓彪炳千古之功业之后,心里不禁再警惕一分。

杨廷和的女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余承勋继续说道:“陛下设皇明记后,一直令皇明记于海贸时留意海外物种、奇珍。改元之后,皇明记献上数样海外粮种。陛下设万法馆,延请老农为供奉,于皇庄中试种已两年。今循物之理,已初得其法,有一物可于旱地栽种,亩产可得两千余斤。陛下感念杨阁老于裁革皇庄皇店时请奏设皇明记,请杨阁老赐名为洋薯。”

“……两千余斤?亩产?旱地?”杨志学猛地站了起来,

随后……等等:“杨薯?”

“南洋之洋。”

杨志学心情复杂地看着他:那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若此言为真,确实是一桩彪炳千古之功业!

又是陛下又是杨阁老,杨志学一时不知该不该问。

朝廷的情况怎么就那么复杂呢?

余承勋继续说道:“此物之种,承勋已带来八千余斤,另有万法馆供奉三人。其栽种之易,匪夷所思,竟可取杆插种,率得其果实。承勋知道抚台心中存疑,然此物,不知可否稍解山西之困,令山西百姓得以饱食否?此等善政,抚台不愿为之?”

杨志学也觉得匪夷所思。

他匪夷所思的还包括一点:杨廷和搞出这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