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大明冗官严重。
在技术条件已经十分先进的将来,虽然人口数量提高了数倍,但公务员的总体规模则是数百万。
在现在这个沟通效率如此低下的状态里,大明就靠着这总共不到九千文官维系日常政务的运转。
朱八八是早年经历太惨了,才采取了这么一套编制极小的管理方式。
但是治理各地实际需求的人力资源是可想而知的,庞大的吏员、幕僚体系所需要的支出全都被各地灵活掌握着最终摊派到了老百姓头上。
于是便恶性循环,财政养不起更高效的国家机器,最终崩溃。
于是朱厚熜断然说道:“从广东开始,扩充官员数量。许多必要的吏员也编入命官,定品。在广东增加的岁入,可以用来保障他们的官吏待遇,这是他们也愿意行新法的动力。从九品往上,升迁机会要增多。存世进士三千左右,举人也只一万三千余,再减去其中老病者,这么点人如何帮助朕治理好大明?”
参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上面左边的一个塔状图,右边一个像树一般的图。
……陛下总玩很新的东西。
朱厚熜看着他们说道:“要行新法,一切落脚点都在官吏。广东高品官员,朕都瞧在眼里,他们知道只要办好了差使就前途无量。但五六七品的官员呢?更低品的官员、吏员呢?让广东更多的秀才、举人能得以任官,让干练的吏员有尊严、有保障、有体面、能升迁,那么不论是什么新法,他们都会帮着朝廷推行下去!”
举人不知道当官比逃点赋役能赚到的钱更多、地位更高吗?
但考进士太难了,而举人的天花板就在那里。
秀才不想当个有品级的官吗?
没资格,但是去做吏员则彻底限死了自己的身份,一辈子都是被呼来喝去的奴仆。
吏员没“官权”,在百姓眼里他们是老爷,在官员眼里,他们算什么?
朱厚熜凝视着他们:“省、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