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面上一些匆匆南下的客船的。
登上甲板者,有虬髯客,有化缘僧,有贾人妻,也有青巾道士,还有醉卧舟内飘荡而来、摇晃上岸的慵懒书生,阴柔到不知男女……
这一批颇有特殊的客人们在船内停驻一段时间,有的走的早,有的长留。
离开者,走出来时,都手拎着大包小包的草药,东家老板娘亲自客气的把他们送下船去,在甲板上静静目送客人离开,接着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画舫群舟。
一入夜,江岸边的州县,就有青楼酒馆的画舫游舟驶来游玩。
它们距离临时停泊的桃寿斋商船不远。
这些画舫游舟张灯结彩,发出丝竹管弦的靡靡之音,其中还有豪客公子的爽笑与舞女歌姬的软糯歌吟等,不时传来。
此刻,江畔夜色中,正响着一道悠扬清越的琴声。
那片画舫内隐隐还有清倌人嗓音嘹亮的伴奏吟唱: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一首蝶恋花词。
好像是最近突然风靡起来的,听说是来自于某份官府的通缉布告,通缉某位仅留下过此词线索的头号反贼,外号蝶恋花主人。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人没抓到,反而让这一首极有文采的蝶恋花火了。
深受青楼酒馆的清倌人们喜爱,编曲弹唱,在风花雪月场所流行起来。
甚至还有不少歌姬舞女对这位有文采的蝶恋花主人惋惜起来,同情心泛滥……
至于他朝廷通缉犯的身份……嗯,只能说,女子的脑回路和男子是不一样的,有一套感性逻辑。
此刻,江面上,夜色中传来的琴音歌声下,桃寿斋商船上下都有些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