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坊与星子坊作为浔阳城的最大两座里坊,分别位于浔阳城的东、西两侧,遥相呼应。
浔阳古渡处在两座里坊的中间位置。
而浔阳楼又位于浔阳坊的最东侧,临近浔阳江畔、繁华数里的长街上。
一道冰冷冷宫装少女的身影默默路过了浔阳渡,离开星子坊地界,进入了浔阳坊。
一路上,星子坊内那些街头戒严、封锁禁行的黑甲将士与白衣女官们见到她的身影,纷纷脸色敬畏,自动让道。
一时间也算是成为了寂静街道上的一处焦点,被一双双门后小心翼翼的眼睛目送。
偌大一座星子坊已经被全面管控,各家各户百姓非特殊情况全被责令待在家中,接受女官与将士们的登门抽查。
虽然所有冒出蓝、红“气柱”的非官方练气士全被司天监练气士与黑甲将士们屠戮一空。
但一曲未了的琴音依旧萦绕在星子坊内外。
而星子湖那边的工地,林诚、王冷然、元怀民等人正在安装佛首归位。
在这种情况下,某位女史大人既不去星子坊工地守着东林大佛循规蹈矩的按时身首合一,也不去和卫少奇等人一起搜寻神话鼎剑。
……
可能是因为封锁,也可能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星子坊那边的风波还没有完全传递过来。
“而纵观本朝文坛,立国以来的大小诗会上,最被津津乐道、评为魁首的咏菊诗是贞元八年的那一首《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是眼下浔阳城内诗会雅集的一些传统,一旦诗会上有什么出彩诗作,第一时间就能传出来,在这些观众间,手抄口传,半日之内就能传遍浔阳城,扬名立万。
属实让一众女官与带队将领们疑惑不解,还以为她是有什么重要之事去忙呢,也没人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