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算是比较边缘化的工地机构。
定时送完这一批热水,黄飞虹和同僚们纷纷回到水房。
在路过几座崭新的木制高楼时,他汗巾擦脸,乘机多瞥了几眼。
几座木制高楼类似瞭望塔,上面有几道人影,似是巡逻盯梢。
不过,它名字叫望火楼。
配备有各种专属工具,如桶、洒子、麻搭、火叉、水囊、唧筒等灭火器具。
它是最近那位林督造右使,突然吩咐工人们加班加点修建的玩意儿。
这种望火楼,其实不算稀奇物,在洛阳、长安等大城市里比较常见,每个里坊都有。
因为大多数建筑都木制的,容易着火,一旦走火后果十分严重。
所以一些城区建立有望火楼,楼上会有专人瞭望,居高临下,日夜巡逻,查看是否有火情,一旦有火情,潜火兵立刻行动,扑救火灾……
只不过东林大佛工地上,这次树立起的望火楼,数目有些多了。
那位林督造右使似乎很担心“火情”。
眼下,这几座望火楼名义上归水房管理,因为检测到火情,也需要水房包括黄飞虹在内的伙计们一起搬水灭火。
所以望火楼与水房是贴在一起建的,不过却是两班人马,平日互不影响,也不准随意串门。
望火楼上,负责检查“火情”的主要人马,是刺史府那边的人,还有一些陌生冷漠的鲜卑侍卫,一看就不好惹。
黄飞虹往上面送过几次热水,算是见识过了。
除此之外,林督造右使还吩咐水房的人,挖了一条渠道,把旁边星子湖里的湖水,引入到了工地,修出了几个大的蓄水池……等等。
这位林督察右使最近一系列措施,让人有些看不懂。
黄飞虹默默收回目光,将刚刚看到的这些记在心中,转头进入水房,继续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