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打感情牌,就按商场的竞争规则,各自凭本事就可以了。
那之后,大约乔安娜的确已经破防了,就没有见到更多后续的事情。各方之间的外交关系,也依然如常进展着。
而除了元朝之外,明朝那边的外交其实也有点尴尬。
紫帐汗国之前,一直没办法跃过埃及,直接去印度洋航线;而由于元明战争,就算有了红海出海口,从海上商路直接去明朝也很不稳定。所以,双方的贸易,一直是从陆上进行的。
沙哈鲁时代,帖木儿汗国的扩张和战争逐渐停止,和周围国家的关系慢慢稳定下来。从明朝西北出发,经由东察合台汗国、河中地区、然后从草原进入伏尔加河流域的“草原丝绸之路”,再次迎来复兴。
因为贸易带来的高额利润,沿途各国基本上都对此很热心。但也是因为沿途的各路汗王太多,确实也抬高了价格。再加上这个时代,海运的效率已经远高于陆地商队,所以,这条贸易线,更多地是政治上的意义,以及保住一个基本的底牌,防止完全垄断贸易的海商们胡乱抬价。
所以,西北的贸易线,也是有必要的。每年,汗廷都会派出官方商队,不管货物多少,反正得走一趟。
最开始,紫帐汗国自称是古书上的大秦国,说现在中原和泰西都驱逐了蛮族,恢复了王道,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因此希望恢复古时候的外交关系,重新开始贸易。洪武年间,就正式派使团前往了。
但紫帐汗国派过去的商人,是汗廷一直雇佣的草原商人。作为从开国那会儿,就一直为汗廷服务的御用商人,他们确实一直在走这条商路,和草原上各个势力进行贸易,采购皮料和战马之类的物资。
那边能混得开的蒙古商人,都是些人精,对于沿途十分熟悉。哪怕之前打仗的时候,都有门路说服各路汗王,放商队通行。毕竟要是没这个本事,也没法跑商了。所以,即使当时局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