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连和明朝,也是差不多的状态。这其中,贸易可能是最关键的原因。
理论上,和明朝进行大宗贸易,都得在朝廷那边登记,以朝贡勘合的形式进行。但实际上,明朝的走私问题,哪怕在法律最为严苛的洪武时代,都没能完全解决。沿海地区的海商、海盗、地方豪商、文人官僚,互相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乃至可能就是同一伙人。再加上海外元朝残余势力的肆虐,让管理工作变得难上加难。
一直到现在,光是爪哇元官方组织的走私体量,可能都远大于明朝官府可以统计到的贸易量。而作为商人集合体,爪哇元自己,其实也经常管不到商人们自行其是。整个走私贸易的规模,恐怕只会更加恐怖。
这些贸易品中,不少的部分,都会流入西洋,然后被大宗买家购走。除了传统的波斯和阿拉伯中间商,还有欧洲这边千里迢迢跑过去的威尼斯、热那亚商人,紫帐汗国也是这些“赃物”的主要销路之一,而且一直在试图绕过波斯奸商们,直接和爪哇元做生意。
不过,两国之间,暂时还没有紫帐和帖木儿国家之间那种正式的互认关系。
大都汗廷一直觉得,自己和元朝没有法理关系,也不认忽必烈分支为宗主,因此没有接受爪哇方面,关于共尊大元、建立“元联邦”的宏伟计划。
反过来,爪哇方面也认为,自己是汉民族的正统大元帝国,和海西的大秦帝国,并没有直接关系,没必要学地中海世界那些人,天天跟风表示自己也是罗马。所以,也拒绝了紫帐汗国这边,加入“罗马联盟”的邀请。
由于这些混乱的关系,再加上之前距离遥远,没有直达航线,两边就一直没能在官方层面,建立正式的外交往来。当然,双方对此也不在意。因为无论是商业立国的爪哇元,还是十分实用主义的紫帐,都更加看重实际的贸易收益。在经济这方面,他们倒是确实结合的十分紧密。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