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远征西南。虽然数量远少于对方,也根本比不上玄宗时代征伐南诏的数字,但这些人战斗力却很高,一路击溃敌人,斩首数千级,吐蕃、南诏一路溃逃,死者有八九万之多。唐军向南一路追到大渡河,范阳兵追着吐蕃人一路杀到高原边上。这次进攻就被瓦解了,南诏和吐蕃也开始互相怀疑,导致联盟破裂。
唐懿宗咸通年间,南诏两度攻陷交州,引起了唐朝的重视。因此,唐朝再次从北方各镇调兵,在高骈的统帅下参战。高骈的兵并不多,是从凤翔、山南镇挑出来的人,在五千到七千左右。战争过程,也没有多少艺术性。
基本上,就是南诏军队来拦截,就把南诏兵杀散;交州群蛮来拦截,就把叛乱土人全杀了;林邑的救兵来拦截,就把林邑兵全杀了;援军和粮草被监军扣了,就杀光对面的敌人抢他们的粮草继续打。就这样,几千人斩首了三万级,从交州北边打到南边,平定了当地局势。
南诏不服,转而攻打西川,结果情况如出一辙。唐朝派遣博野、忠武等镇的士兵南下。博野军在卢龙、成德之间,忠武军就是著名的许州、蔡州一带。这些人到了西南,也是整天两三千人就敢打几万人,拿土人当军功硬刷,把南诏兵和依附南诏的酋长刷了一圈,光被俘斩杀的酋长就有五十多人。南诏想要和亲,朝廷在高骈的要求下,把和亲的使者也全杀了。最后杀到南诏实在打不动了,只能结束战争。
而蜀中的当地人,也会突然爆发战斗力。南诏大军一度兵临成都,城里守军紧急准备抵抗,不过当地缺乏精锐武装,充当骨干力量。
对此,官府的对策,不是加紧训练或者指望援军,而是加钱招募,等那些能打的人自己上门来。结果,真的冒出来三千个精锐士兵,号称“突将”。南诏军屡次集中兵力进攻,都被突将击败,甚至能出城反击。《资治通鉴》甚至锐评说,蜀中的人一向懦弱,但突将却骁勇善战,都不像当地人。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