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欢说:“不过礼部说,实在不行,明年的考试,就请黄夫人来主持。她的文化水平,应该不输于元明的学士了。在这方面,权威性也应该是够的。”
“那,这位夫人……”黎利有些疑惑:“俺倒不是质疑她的学问,只是这个考试,不是对标元明的科举,用的是中原那边,朱子的规矩么?能让妇人参加么?”
“当时南宋是不让妇人去考科举,又不是不让她们考别人。”脱欢机智地说:“所以朱子也不反对这个,对吧。”
“……啊?”
虽然还是不太理解,不过黎利还是客气地感谢了一番。紧接着,他和吴先生便把一个学童从人群里带出来,准备例行给脱欢一行人展示一下。
“我们这边,有八十多个孩子。”吴先生介绍道:“大部分人家境贫寒,完全没接触过汉字,我现在正在从头开始教。不过这位童子,以前是开过蒙的,会一些基本的典籍。这两天,还帮我们教育其他小孩子呢。我教书这些年,他是基础最好的了。”
“这里都是些贫苦人家的子弟吧。那确实很不容易了。”脱欢点点头,问道:“你是从哪接受启蒙教育的?”
“报告台吉,我爹在一个剧团做木工。”小男孩脆生生地回答:“那边有个大姐姐,没事的时候,就教我们一些。”
“很好啊,往后多跟你先生学学。”脱欢夸奖完,对吴先生说:“那他也是单独学东西了?”
“对,我给他安排了一些名篇,让他先背诵下。”吴先生说着,吩咐道:“杨文理,你把前几天教的《爱莲说》背一下。”
“是,先生。”小男孩明显紧张了起来,不过还是努力背诵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呃,自从,这个……大唐,大唐人爱牡丹……”
“漏了漏了。”吴先生连忙说:“之前还有一句呢。”
“呃……”小男孩似乎记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