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也冲向了集结起来的敌人,很快就把他们杀穿,砍倒了敌人将领的旗帜。敌人立刻四散奔逃,不少人慌乱中被赶进了树林,在那里被追上杀死。剩下的人迅速逃走,再也不敢来了。”
“后来我爹问叔祖,怎么敢坚持咬着敌人指挥不放的。叔祖说,这是因为,按他的经验,最多追个大半天,大部分敌人的马就完全跑不动了,而他的手下,快步行军三天都没问题。所以他敢确定,能在更多敌人到来之前,把这些人硬给追死。”
“我爹又问,在侧后都有大批敌人骑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敢闷头前进。叔祖便告诉他,在我们郭氏老家,对于这种事情,大家早已有经验了。实际上,只要步兵足够坚定,就算唐太宗亲自来,也是冲不垮的。”
“至于他的兵,虽然没有那么离谱,但这些马扎儿鞑子,想要击垮他们,还是想太多了。”
“我之前确实不太了解这个案例。”普龙斯基承认:“没想到还可以这样……”
“这也确实是个规律了。从后来的结果看,这个经验也很靠谱。”郭康说:“围攻维谢格拉德的时候,波兰人终于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的议会一反常态,开始支持曾经也是宿敌的匈牙利。大批波兰骑兵赶过来支援,试图在城下里应外合,把我们击退。”
“巴西尔三世决定围点打援,而负责消灭援军的队伍里,就包括这三千子弟,我堂叔还是自告奋勇去做先锋。波兰人很急,首先发动了冲锋,我们的步兵也重复之前的表现,迎击上去。”
“据说,当时前锋队伍,就有五六千人,排着密集阵型冲锋。声势之浩大,让波兰骑士久经训练的战马都受到惊吓,半路就停了下来。他们的冲锋,也完全没能撼动前锋的阵型。我们第二线的骑兵随即前进,穿过步兵阵线,向前出击,一下就打垮了敌人。他们追着溃逃的敌骑,甚至一路打穿了波兰人的第二道骑兵线。其他人也立刻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