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所有军事事务。但时间长了,哪怕各个世侯自己,都觉得这个职务权力太大,很容易出问题,因此也拆分了不少。
后来,同样是因为国土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索性把整个军队的人事、行政部分,都拆了出来,让原本一直是虚职的兵部,有了实际的职能。剩余的那些,则设立南北都元帅府负责。希腊语里,沿用罗马的习惯,把兵部首领称为军务尚书,也是由此而来。至于元帅府,因为南衙势力大,大部分时候还是南衙元帅负责,有时也会派其他没上一线的高级将领指挥。这几个月,因为南衙元帅张公亮随着大汗出征了,就是战帅在临时负责。
现在,按理说是这几个部门最忙的时候。战争刚刚结束,一大堆后续事情都要处理:战争中积累的功劳,要进行最后的核查与登记,然后按照标准,进行奖赏。有人阵亡、伤残,要分发抚恤,还得通知地方官府,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家庭安排额外的照顾。
而且因为军制问题,战争结束之后,整支军队作为一个统一的单位,会在凯旋后被正式解散。作为军队指挥中枢的各个幕僚部门,会转回原来的机关。而大部分征调来的军队,也会回归自己的战团。
而对于具体的士兵来说,哪些人留下来,哪些人回家,兵部也要和幕府的文吏对接,按照战争中的表现,和士兵个人的意向,进行登记。有些人会返回原籍,加入地方战团;有些人会转入常备部队;还有些人则会直接退役。
加入地方战团的人,因为有了实际作战的经验,往往可能获得提升,这种人就需要进行记录,把他们的作战履历文件,调拨给当地军府,好安排合适的位置。当然,也有人可能就此解甲还乡,这时候还需要把履历文件划给当地县衙——因为紫帐汗国的退伍老兵,往往也是基层的吏员,甚至兼职教师,总之都是很珍贵的资源。
并且,汗廷往往在战争结束后,招募一部分老兵,前往新开拓